中新网12月31日电马来西亚《星洲日报》12月30日发表社论指出,年关将至,加上金融风暴效应逐渐蔓延和深化,大马(马来西亚)经济也开始出现放缓现象,在这个非常时刻,国内养猪业却又再次发生长肉剂风波,为猪肉市场投下一枚震撼弹。 社论摘录如下: 长肉剂课题并非新鲜课题,兽医局有进行监督,唯执法不严,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,一些自私的猪农在被揭发时稍为收敛,烽头火势一过又死灰复燃。 2006年杪,长肉剂课题曾闹得甚嚣尘上,人们仍记忆犹新,消费者人心惶惶,相关业者备受牵连,生意一落千丈,甚至闹出业者之间的内哄。 基于长肉剂课题严重打击猪肉业,若不加以制止随时会拖垮整个相关行业,在业界各总会和政府的紧密合作下,当时政府遂宣布从猪只的饲养、宰杀至销售3个环节着手,全面杜绝长肉剂的使用。 今年初,农业及农基工业部宣布,在2007年进行全面突击检查下,发现已没有养猪场使用长肉剂。同时所有捉猪商和农场都有签署宣誓书,誓言保障业者利益和消费人健康。除了兽医局会到农场检验,禽总也议决在全国农场展开检验。经过各方面的合作,长肉剂风波得以平息,消费人也恢复信心。 但是好景不常在,上星期马六甲巴也明光,还有槟城、霹雳和雪隆多家农场的猪只陆续被验出含有长肉剂而被查封。一些业者的不负责任行为,令人深感失望。然而,被查封农场业者则喊冤,表示多年未使用长肉剂,并怀疑问题是出现在购买的禽畜饲料添加剂,也有业者质疑兽医局报告的透明度。结果猪农、肉贩、饲料厂商和兽医局之间互相指责,恐怕会令事件越描越黑,不利于解决问题。 大马养猪业的遭遇始终多阻滞,多年前因立百病毒事件,许多猪农因此倾家荡产,更令整个养猪业陷入万复不劫的深渊,须经过冗长时间始恢复元气。此外,各州猪农也同时面对各州不同的条例的限制和束缚,经常面对污染环境,农场不符规格和设备不够现代化的责难,而猪肉贩的摊档也会受到诸多限制。也许是宗教敏感因素,导致养猪业和相关行业成了棘手问题,业者根基要打稳不容易,守业也不简单,因此业者必须守望相助。 到底是猪农为了使猪只迅速长大,可更快赚取更多盈利而使用长肉剂;还是饲料商为了利益而售卖更受猪农欢迎的饲料,所以在饲料中添加长肉剂,抑或有猪肉贩因为消费人爱吃?肉,要求猪农使用长肉剂?不管谁是谁非,总之各业者不应推卸责任,应该通过适当管道解决问题,坚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。 业者中有害群之马,各总会务必加强内部管制,督促所有会员自律,同时教育他们不使用长肉剂,也要时刻关注会员是否面对经营的困难,协助他们渡过难关。 这次的风波暴露出执法方面仍有所疏漏,兽医局人手有限,农场散布各地,要第一时间彻查每一间农场,及时阻止含长肉剂的猪肉推出市场恐怕不容易,因此有必要检讨检查机制,加强执法力度,并对违例业者施以严惩。政府对饲料业者的管制也应受到关注,确保猪农不能轻易买到违规饲料。此外,政府也应该制定完善机制,一劳永逸杜绝长肉剂问题,并协助养猪业除了应付内需,也出口为国家赚取外汇,因此政府应有一套长远且完善的政策,协助养猪业的健全发展,而非对他们诸多刁难。